近期,無生命體征這個詞被很多人熱議,不少人覺得無生命體征其實就是死亡,但其實并不是哦!無生命體征還是可以搶救的,在黃金時間進行心臟復蘇是有可能活過來的,而死亡是真正的被宣判死亡,無法搶救。
還有救!簡單說,就是沒有呼吸心跳了,用機器代替呼吸心跳,清除完彈丸積血,再試試看能不能恢復呼吸心跳。
生命體征包括呼吸,心跳,心率和血壓,沒有生命體征并不一定代表這個人死亡了。比如一個人散步時,呼吸心跳驟停了,這個時候他生命體征也沒了,但是通過心肺復蘇可能給救回來。
大家不要詫異,無生命體征不等于死亡!
前面說的無生命體征,說明心臟停止跳動了,但心臟不跳的前期,還沒有達到死亡的標準。
我們平時胸外按壓,就是要按壓那些心跳停止的人,在黃金時間進行搶救,還是可能爭取生還的。
只有當生命體征完全喪失,永久不可逆轉時,才能叫做死亡了!
這個概念和區(qū)別,也許大家還是很難搞清楚。我再舉個例子,醫(yī)生要是做心臟移植手術時,把病人的心臟切出體外,這個時候需要用其他設備代替心臟給其他器官供血(道理等同于胸外按壓),這個時候,當然不能說患者已經(jīng)死亡了。
所以說,心臟跳動只是生命體征之一,心臟不跳了,其他器官還好好的,就不是死亡。心臟和其他器官都不工作了,神仙都救不回來了,那就是死亡了。
這就是搶救的意義所在!
生命體征是醫(yī)學術語,也稱為生命體征,包括體溫、脈搏、呼吸和血壓。體溫,包括人體內(nèi)部的核心溫度和皮膚的體表溫度,核心溫度高于體表溫度。醫(yī)學術語體溫是指核心溫度,通常以腋窩溫度表示。測量腋溫時,用溫度計測量腋下10分鐘,正常值為36°C-37°C。脈搏,通常是手腕橈動脈每分鐘跳動的次數(shù)。脈搏不是心率,心率是用聽診器聽胸部時每分鐘聽到的心臟跳動數(shù)。
正常心率和脈搏是一致的,成人一般是60-100次/分,部分患者可能心率和脈搏不一致。呼吸是每分鐘的呼吸次數(shù),一次吸氣一次呼氣,成人通常為每分鐘12-20次呼吸。通過將袖帶系在肘部上方并測量肘部肱動脈中的壓力來指示血壓。正常成人高壓為90-139mmHg,低壓為60-89mmHg。
版權所有 Copyright © 2016-2023 【趣丁網(wǎng)】 備案編號:鄂ICP備19017513號-1
注:網(wǎng)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,并不代表本站立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