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新型冠狀病毒影響到全國大部分省市,事情的起因據說是因為賣野味的,為什么有賣野味的行業(yè),肯定是因為有人吃才會賣,野味是真的營養(yǎng)價值高還是口感好,值得這么青睞呢。
無論從營養(yǎng)的角度還是口感的角度,野味都不代表最佳,但是一些人趨之若鶩!
為什么?
裝逼用!
因為吃了野味,就覺得比其他沒吃野味的人更牛逼!也似乎因此更有談資,在吃了野味的人面前,吃豬肉的人覺得自慚形穢,吃白菜的人就更是無地自容!
國人的賣弄,自大,總想高人一等的心態(tài),恰恰屬于低級人種的心態(tài)!非常卑劣!就算不再吃野味了,也不是因為人性向善,而是因為懼怕傳染病!
這也是古人的經驗總結,主要是吃野味比較容易生病,對身體不好。
對此,李時珍有過總結:李時珍在《本草綱目》里就總結了一大堆不能吃的“野味”:孔雀肉味咸、涼、有小毒,人食其肉者,自后服藥必“不效”(有趣的是最近日本沖繩推出了“孔雀料理”);鴛鴦雖然好看,但跟孔雀一樣“肉味咸、涼、有小毒”,更可怕是食后頭疼、可以變成終生疾??;野馬“肉味辛、苦、冷、有毒”,多吃會“生瘡患痢”。甚至古來一直受到推崇的熊肉,雖然沒毒,李時珍也提醒,“有痼疾者不可食”。
古人由于醫(yī)療水平極差,只能依靠自己注意,所以吃東西都是很小心的。
不要說這些野味的肉,就連豬肉、鵝肉都很少吃。因為中醫(yī)角度,豬肉吃多了對健康不好,鵝肉更是容易發(fā)病。
違反自然就不自然了,是要付出代價的,每個物種都有保護自身的方法,如有刺的樹,動物就不敢隨便亂吃葉,如有毒的蛇,包括青蛙,鱔魚,體內帶的細菌幼蟲卵,吃了都可鉆進腦子里,眼睛腫痛,象那些老鼠,蝙蝠,非洲人抓了吃,吃出埃博拉病毒了,這些都在警告人類不要碰他們。
甚至還有人喜歡生食,如血淋淋牛肉,其實都是有細菌的,都是食物鏈錯亂,自然界隱藏在野生動物身上,尤其是洞穴,老鼠,蛇類,獾類,蝙蝠,包括惡水溝里各種物種,都自帶無數恐怖細菌,一旦人類接觸食用,與自身免疫不符,人是非常危險,而細菌繁殖傳播極快,空氣中也有病菌,如禽流感,一旦發(fā)生后果不堪設想。
注: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,并不代表本站立場。